今日河南

公益
城市新闻 郑州 开封 洛阳 平顶山 安阳 鹤壁 新乡 焦作 濮阳 许昌 漯河 三门峡 南阳 商丘 信阳 周口 驻马店 济源
今日河南 首页 公益 查看内容

开封【善读书院】读:马广志关于慈善事业发展,四中全会释放四大信号

2025-11-1 07:19| 发布者: 小编| 查看: 1| 评论: 0

 


作为志愿者服务组织,理解二十届四中全会释放的信号并从认识上提升认知,需要结合组织自身定位与使命,将宏观政策导向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方向和理念革新。以下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:

 

一、从“边缘补充”到“战略参与者”:重新定位组织角色

理解共同富裕的战略定位

全会明确慈善是共同富裕的“有机组成部分”,而非临时性补充。志愿者组织需认识到,自身工作是社会资源再分配的关键环节。例如,在助学项目中,不应仅满足于提供奖学金,而应通过长期跟踪、职业规划指导等方式,帮助受助者实现可持续的向上流动,真正成为缩小收入差距的“温柔之手”。

 

主动对接国家民生工程

公报列出的就业、教育、社保、健康等民生领域,是志愿者组织的“战略赛道”。组织可结合自身优势选择深耕方向:

就业支持:针对残障人士、退役军人等群体,开发技能培训课程,联合企业提供实习岗位;

教育公平:通过数字化手段(如在线课堂)缩小城乡教育差距,或为流动儿童提供课后托管服务;

健康关怀:与社区医院合作,开展慢性病管理、心理健康咨询等志愿服务。

 

二、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政社协同”:构建合作生态

明确政府与社会的责任边界

“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”要求志愿者组织既要避免与政府职能重叠,又要填补服务空白。例如,在养老服务中,政府可能提供基础设施和普惠服务,而组织可聚焦个性化需求:

“补充”角色:为失能老人提供上门护理、日间照料等增值服务;

“拾遗”角色:关注农村留守老人、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等政策覆盖不足的群体;

“引领”角色:试点“时间银行”等互助养老模式,为政策制定提供实践经验。

积极参与政府购买服务

组织需提升专业化能力,争取承接政府委托项目。例如,参与社区治理、灾害救援等领域的服务外包,通过规范的项目管理和效果评估,证明自身价值,逐步成为政府信赖的合作伙伴。

 

三、从“经验驱动”到“专业驱动”:提升服务效能

规范化建设:筑牢信任基石

新《慈善法》对信息公开、资金使用提出更高要求。组织需建立透明化机制:

财务公开:定期发布审计报告,详细说明善款流向;

项目评估:引入第三方机构对服务效果进行量化评估;

志愿者管理:制定标准化培训流程和考核体系,确保服务质量。

专业化转型: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

 

避免“热血式”服务,转而采用需求调研、数据分析和效果追踪等专业手段。例如:

需求导向:通过问卷调查、社区走访精准识别服务对象需求;

项目设计:运用“逻辑框架法”明确目标、活动、产出和影响;

效果评估:采用前后测对比、案例跟踪等方式验证服务成效。

数字化赋能:拓展服务边界

利用技术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和覆盖面:

线上平台:开发志愿服务APP,实现需求对接、活动报名和反馈评价的数字化;

大数据分析:通过用户行为数据优化服务内容,例如为高频求助者提供定制化帮扶;

区块链技术:确保善款流向可追溯,增强公众信任。

 

四、从“短期响应”到“长期赋能”:践行可持续发展

聚焦社会流动:打破贫困代际传递

慈善的本质是赋能,组织需设计长期帮扶项目。例如:

助学项目:不仅提供学费,还通过职业规划、实习推荐等方式帮助受助者实现就业;

创业支持:为弱势群体提供技能培训、小额贷款和导师指导,助其自主创业;

社区发展:通过微公益项目激发居民参与,提升社区自我管理能力。

培养行业领袖:推动生态共建

组织可联合其他志愿者团体、企业和社会机构,共同发起行业倡议或联盟。例如:

制定行业标准:如志愿服务时长认证、志愿者星级评定等;

共享资源平台:建立志愿者数据库、项目案例库和培训资源库;

政策倡导:通过调研报告、研讨会等形式,影响公共政策制定。

 

结语:以认知升级引领行动变革

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志愿者服务组织指明了方向:从“慈善行业”升维为“国家治理要素”,从“情感驱动”转向“战略驱动”。组织需以政策为指引,以专业为支撑,以创新为动力,在共同富裕、政社协同、民生改善等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唯有如此,才能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从“生存”到“生长”、从“参与”到“引领”的跨越。(文 郑东启)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返回顶部